• -+

文本展览文章

LINSEED | 雅各布·帕金:心房

LINSEED艺术家雅各布·帕金(Jacopo Pagin,生于意大利维琴察,现生活并工作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个展“心房”(Psychic Buildings)主要呈现了他通过一系列手稿、砖石造型雕塑以及布面绘画对建筑构造、图像与物质的考察与研究,记录了他如何从考古学角度出发,与历史建筑和巨构建筑(megastructures)进行涉身互动。对帕金而言,建筑学和考古学之间存在着同宗同源的对应关系,从而使自由并置与类比的方法成为可能,这导致了人体解剖学和未完成结构在其具象与抽象实践的融合。

美国艺术史学者与批评家罗萨林·克劳斯(Rosalind Krauss)曾在比较建筑师笔下的绘图与艺术家手中的建筑时表示:“当艺术家开始建造,他们所建造的不是适于居住或可被占用的空间。在多数情况下,它不是空间,甚至是无法进入的。有人可能会说,它更多的是空间的概念。或者说,我们可以把它描述为空间的心理共振:可能曾经有人居住的空间,不再有人居住,或者在未来不能再让人居住,或者就像梦中的空间一样,将自己显示为符号或征兆或不断后退的地平线。” 1

帕金此次展出的素描手稿便是对克劳斯之预期的完美印证,关于艺术家如何创造心理化的空间幻觉。在该系列的多层素描手稿中,人体或大厦底图被刻画在下层白纸上,而上方几层硫酸转印纸上遍布着身体部位如眼睛或手,也有几何剪影包括放射状线条或十字标记,以及蚌壳或螺壳之类的自然物。艺术家如此叠加,使我们能够以解构主义者的目光来看待作为智性建构的建筑绘图传统,以及建筑在实际生成过程中或被幽灵缠绕的偶然叙事。

帕金首先将主建筑放大至略超出纸张边缘的范围,然后把其消失点平移至相对偏离的位置,伴随着光芒状的透视线放射出来。其创作实践中对阿尔伯特(Leon Battista Alberti)范式及其使用辅助线进行统一处理的颠覆,可谓是对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或建筑师所承受的学科约束进行松绑。然而,帕金也重建了想象中的过去之人或地方的面貌。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余留至今的景象也遭遇到时间的改变,他挪用了生物形态的母题来拥抱伟大建筑的生与死或眼前的异质空间。

帕金刻意以粗略的或不完整的风格绘制其纸上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英国建筑师和历史学家罗宾·埃文斯(Robin Evans)曾解释过的“草图性”(sketchiness):“草图是一种奇特的现象。除非通过教条主义的方式,否则无法判断它是否为一个投射。就如一幅比例图而言,它是投射的;但是,它有能力吸收如此多的其他解释,成为人们想在其中看到的任何东西,并滋生出歧义与矛盾,使它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将它归类为一个近似投射却并非严谨的投射是不对的。它与对象的关系比迄今为止讨论的素描/手稿要不确定得多,更多的是一种暗示而不是指定。” 2

帕金“反类型学”的绘画实验也吸收了“精确”的素描(drawing)与“散漫”的速写(sketch)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在《水泥森林在召唤》(Eco-grey Appealing)中,帕金使用了非常有限的、灰调的色彩组合,似乎是为现代主义都市增添轻盈通透的氛围。人与植物、花卉造型的对比不仅是一种装饰性的处理,更是作为不断进化的工业环境与其中人工制品的精神象征,却激化了对自然的异化。

不仅如此,帕金近期展开的雕塑创作通过把釉面陶瓷与深色木头镶嵌,雕刻拓印与纸上作品呼应的图案,从而将建筑表皮的碎片作为建筑材料的样本。这些模仿浮凸纹理的瓷砖与精巧繁复的窗框的墙基雕塑,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艺术家对矫饰主义美学(Mannerist Aesthetics)、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以及自由风格(Liberty Style)的记忆。

注释:

1. R. Krauss, “Architects’ Drawing/Artists’ Buildings”, in J. Kardon (eds.), Drawings: The Pluralist Decade: 39th Venice Biennale 1980, exhibition catalogue, Philadelphia,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80, p.33

2. R. Evans, “Architectural Projection”, in E. Blau, E. Kaufman, R. Evans (eds.), Architecture and its Image: Four Centuries of 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 Work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Montreal, 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1989, p.33

日期:2023年3月11日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