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策展问题意识群

流向诸土 | 贝浩登 x 缇干 | 北京 | 2023

大地,这不正是你的期望,以不可见的方式出现在我们身上?

这不正是你的梦想,终有一日变得彻底不可见?

大地!不可见!

倘若这样的转变还不是你急切的托付,又该如何?

大地,你的爱,我想要。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杜伊诺哀歌》(1912–1922),〈哀歌之九〉1

作为有限的生命体,我们如何与当下所置身的某时某处产生联结、形成观照?纵观人类历史,与其说土地属于人类,毋宁说人类属于土地,我们需要土地以寄寓自己的物质存在,土地则依赖于我们对其投射的情感观念。美国生态学者奥尔多·李奥帕德(Aldo Leopold)于晚年著作《沙郡年纪》(1949)的〈土地伦理〉一章中提出“土地是一个社群”(land as a community)的主张,即土地是由动物、植物、土壤、水与人类一同组成的,人类只是该社群中的一员,必须与其他成员互赖共生。2这种对自然的“内部秩序”抱有赞美与敬畏之心不仅有助于我们找到定位,并且由此原点出发,或将为世界编织一张更为绵密而完整的生态之网。

诞生自上述问题脉络的“流向诸土”(A Tie to All the Earth)因而围绕其呈现之场所——初设于顺义湿地的小型艺术实践空间缇干——及其独特坐标与面向进行叙事。展览将以“脐带”的概念对12位国际艺术家包括尚-马利·阿普里欧(Jean-Marie Appriou)、伊凡·亚戈特(Iván Argote)、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博纳德·弗瑞兹(Bernard Frize)、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席洛·汉兹曼(Thilo Heinzmann)、格雷戈尔·希德布兰特(Gregor Hildebrandt)、芭蒂·克尔(Bharti Kher)、克拉拉·克里斯塔洛娃(Klara Kristalova)、李培(Lee Bae)、马修·罗奈(Matthew Ronay)以及彼德·维米尔什(Pieter Vermeersch)的作品进行串联,隐喻缇干所背靠的潮白河作为京郊东北方向上的母亲河如何将这片自主的原生地带与周遭的城市团块相通互融,同时保持与原有环境共存、共依、共感的亲密关系。“流向诸土”旨在建构缇干作为新兴文化景观的“关系性”与“真实性”(authenticity),为场所赋形。

因此,“流向诸土”借鉴了英国人文地理学者多琳·玛西(Doreen Massey)在〈全球地方感〉(1991)一文中针对其核心关怀——地方(place)的再概念化——而建议的问题角度之迁移:从稳固而垂直的“根”(root)转向横贯而流动的“径”(route),3也就是凭借社群的各方成员所展开的交换活动之总和来勾勒“脐带”的具身形状,而为缇干构筑一种进行式的场所感与植入式的归属感。其中,一层展厅通过两位艺术家个案的并置形象化地反映这个动态进程。希德布兰特向森林致意但以城市建筑为背景的风景绘画《Where you look for me begins the city》(2022)以及由压缩模塑唱片堆栈而成的柱状雕塑《Where you love me begins the forest》(2022)教会我们学习像植物一样思考;汉兹曼的行动绘画《O.T.》(2021)则以如血液般奔涌的手势风格象征着我们对一方土地的爱欲。

二层的对称展厅在此基础上平行演绎了现实中的异托邦图景与理想中的田园牧歌生活。前者以李培标志性的两幅木炭作品《笔触b-12》《笔触b-16》(2022)以及弗瑞兹的抽象绘画《Jasek》(2016)起抛,其简洁的线状或带状手法,几何化地表现出渗透、穿越、扩散等各种姿态,对比着一旁由维米尔什的负空间绘画《Untitled》(2018/2021)所代表的工业秩序。后者聚集了克里斯塔洛娃天真、稚拙又略显阴郁的童话人物与动物雕塑群像包括《Smiling girl / Golden eyes》(2021)《Rat》(2020)《Rabbits head》(2020)、格拉索手中激变的植物造型与天体奇观,以及阿普里欧、亚戈特、罗奈等艺术家的人造风景装置以及克尔地图式的明点(用朱砂画在印度女性额头的圆点)拼贴。在这二者之间来回穿梭的可能性或将重新给予我们社会与人文关怀的灵感,促进我们在肉身和精神尺度之间与四方诸土形成循环。

注释:

1. Rilke, R. M., “The Ninth Elegy”, in Duino Elegies: A Bilingual Edition, trans. Snow, E., New York, North Point Press, 2001, pp 53–58.
2. 奥尔多‧李奥帕德(Aldo Leopold)著,李静滢译:《沙郡年纪:像山一样思考,荒野诗人写给我们的自然之歌》(台北:果力,2015),页253–273。
3. Massey, D.,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Marxism Today 38, June 1991, pp 24–29.

场地:北京市顺义区左堤路北小营段5号院12号缇干

展期:2023年4月27日至6月11日

Gallery